秋天的临安,天目山“五世同堂”银杏树叶色金黄、醉意浓郁;青山湖碧波中的百亩水杉林金红交织,如梦如幻;太湖源的红叶指南将红枫、银杏和金色稻田揉捏,画出大杭州的最美秋色……
除了这些美景,临安更有蕴藏在春华秋实中实实在在的丰收:东到青山湖,西到清凉峰,南到湍口镇,北到天目山,3126.8平方公里大地上,传递着“幸福临安”本色,那是“天目共富·相见丰收”的味道。
今天跟我们相见的是,比网红更网红的临安小香薯。
天气渐渐转凉,第二批临安小香薯也同步完成了采收。
在群山环绕的板桥镇上田村,道旁的清澈小溪里不时有鸭子成群结队游过,群意家庭农场的陈群正跟工人们穿梭在田野间,为小香薯采收做着后期收尾。
小香薯是群意家庭农场里种得最多的作物,在这片占地约300亩的农场内,占去了三分之一的种植面积。
在农场干活的6个工人都来自周边村落,年纪最大的已经75岁,“他们大都是从工厂退休的,现在年纪大了,出去找活也找不到合适的,听说这边招人就来了,一年能有个近五万元的收入。”
陈群说,大家乡里乡亲,能有一个机会既完成了自己的创业梦,又让乡亲们用种地这“老本行”实现创富增收,实在是一举两得,“事情要有意义,才能坚持得长久。做这个农场之前,我也没想到自己会跟小香薯打交道一打就打上十多年”。
在陈群看来,临安小香薯之所以能“走红”畅销,从其本身特性便可窥见原因:小香薯的吃法多样且简便,煎、炸、煮、炒、烤都行,就算只用电饭煲蒸蒸熟也不会“翻车”;与此同时,临安小香薯的味道也跟市面上的番薯有所不同,撕开薄如纸的外皮,里面的金黄薯肉没有普通番薯的纤维粗硬感,更偏软糯,而适中的水分含量又塑造了它不会太面的口感。
此外,一个临安小香薯,通常只有两三根手指大小,一口一个毫无压力,也避免了吃不完而浪费的烦恼。
不是所有的小香薯
都叫临安小香薯
“现在市面上有些商家,顶着临安小香薯的名头卖产品,实际上卖的都是未成形的大番薯,口感不一样的。”陈群解释说,临安现有4个小香薯种植基地,品种都是由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心香”,培育成本比普通番薯要高出不少。“比如育苗、水肥管理上,当年我们刚开始种的时候也拿捏不好、走过弯路,交了不少‘学费’,经过几年时间才慢慢摸索出一套科学的生产技术管理流程。”
陈群说,今年受高温干旱影响,小香薯有所减产,但品质还是有保证的。“减产了,价格跟往年比难免也涨了一点,现在是五六元钱一斤,不过销量还是比较稳定的。”
明年要是还遇上高温少雨天气该怎么办?陈群蛮从容,因为在临安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农场新建成了节水灌溉设施跟水肥一体机两大“黑科技”,明年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底下输水的管道都已经接通了,明年就算遇上极端天气也不用怕了。”陈群看着已建成的设备笑说,节水灌溉设施能利用管网,在缺水季节对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进行局部灌溉,而水肥一体机则可自动按照用户设定的配方控制灌溉量、肥量等重要参数,达到精细高效的灌溉效果。
不只板桥
清凉峰、天目山都是小香薯产区
当然,除了陈群和他的群意农场,临安许多其他的优质小香薯农场也不遑多让。
比如成立于2016年的昌西公社,坐落于临安清凉峰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层峦叠嶂,环境清幽、天然泉水、空气清新,算得上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理想国”。现在,昌西公社引进了省农科院的脱毒心香原种,在海拔500米的高山生态环境培育,产出的高山脱毒小香薯香甜可称一绝。
天目山镇九里村的淼楠小番薯专业合作社历史更久,成立于2009年,目前种植的小香薯达到800多亩,也已搭建起统一的技术管理流程,并正持续对小香薯种子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