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如果你在周末进到杭州任何一家商场去逛一逛,可能都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多被美妆、珠宝、服饰、化妆品占据的商场一楼,正在被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哪吒等造车新势力品牌悄悄占据,同时还有不断冒出的诸如大众ID.HUB、凯迪拉克纯电IQ空间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
它们有的位居商场一楼入口,有的驻扎在视野和位置俱佳的边厅,还有的盘踞在中庭过道,只要你走进商场,就会和它们撞个满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各大商场内入驻的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已经超过80家,加上一些下半年即将开业的新店,到今年年底总数将接近100家。
近20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正通过入驻城市主流商圈,以体验店、直营店或者快闪店的形式悄悄挤走一些曾经网红的服饰、珠宝、美妆品牌,改写杭州购物中心的生态。
80多家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入驻购物中心
杭州目前哪家商场的新能源汽车展厅最多?可能要数西溪印象城和西溪银泰城了。
家住城西的张女士说,她经常去的商场是西溪印象城,目前这家商场里大概有6家新能源汽车展厅,“比亚迪、小鹏、哪吒、零跑还有岚图和一汽大众ID.,基本上在商场一楼逛一圈,市面上很多电动车都能看到。”
西溪银泰城目前也聚集了比亚迪、长城欧拉、上汽大众ID.,还有特斯拉、小鹏、理想等6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店(零售中心、展厅)。
此外,位于钱江新城的来福士广场,目前也有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开店,分别是小鹏、威马、特斯拉、岚图、AITO问界。作为后起之秀的奥体印象城,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的数量同样不少,目前也聚集了小鹏、理想、零跑、岚图、特斯拉等品牌。
杭州大悦城、紫荆龙湖天街、西溪天街、国大城市广场、杭州大厦501、滨江宝龙城也都分别有三到四家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古墩印象城的一位负责人透露:“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的直营店马上就要开业了,广汽埃安的体验店也已经确定了图纸,马上就要进场装修。”而在6月份之前,这家商场的一楼还只有比亚迪和哪吒两家新能源汽车展厅,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有两家新店确定入驻。
同样,杭州大悦城继上半年开出浙江首家凯迪拉克纯电IQ空间店后,大众ID.展厅这个月也将宣布开业。
根据记者从各大汽车主机厂官方网站上统计的数据,目前杭州各大商场内入驻的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已超80家,加上一些下半年即将开业的新店,到今年年底总数将接近100家。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青睐购物中心?
杭州一家宝马汽车4S店的负责人认为,传统的4S店模式属于重资产模式,对投资人资金要求高,一家4S店建设成本高达几千万元,但一家商超直营店成本只有几百万元,“开一家4S店的钱可以开10家体验店,对品牌快速铺开是有帮助的,辐射范围也会大得多。”
同时,购物中心里的新能源汽车商超店大多数采取直营模式,少部分为代理商模式,但因为都是通过车企的官方App下订单,定价权掌握在车企手中,能够根据成本随时调价,同时对于人员培训、标准打造都可以统一进行,有利于初期的品牌塑造。
商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或主流商圈,引流效果好,“消费者去购物中心,一边逛街,一边顺带着可能就去看了一下车子,同时还能体验一下,很方便,就算不购买,也可以起到推广品牌的作用。”
不过,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商超店的店长说,不少自主品牌的体验店、直营店,依然要靠厂家补贴过日子,“我们的商超店是以品牌展示为主,有效的客户很少,销量也有限,卖车主要还是靠4S店。”
当然,购物中心还是很欢迎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的。最早开启商超店模式的特斯拉,作为当年的科技新贵,无论是带客能力还是品牌形象,都能为购物中心带来加分,所以很多商场往往会给特斯拉较低的租金,吸引其入驻。
杭州大悦城一位内部人士分析,从当下整体商场经营角度来看,一些较大体量商场的较大面积铺位,其实还是面临着一定的招商压力,而像新能源汽车这种业态,无论是从承租面积还是承租能力上看,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像蔚来空间这种以销售为主的门店,面积普遍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所以商场也欢迎他们进驻。
商超店改写购物中心生态
随着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入驻,购物中心里的一楼商铺租金也水涨船高。
“各家商场给汽车商铺的租金不一样,甚至同一家商场对应到不同的汽车品牌,租金也不一样。”杭州市中心一家购物中心的负责人说,有的商超店租金大概只有400元/平方米,但也有商场的月租金高达800元甚至1000-1500元/平方米。
而这些新能源汽车体验店,接手的一般都是商场内一些国际休闲服装品牌、轻奢珠宝配饰、中低端茶饮品牌和餐饮店离开后留下的空位。如古墩印象城的腾势直营店,填补的就是一家烤肉店离开后的空缺,智己汽车在城西某商场接手的铺位据说是阿迪达斯品牌战略缩减后的铺位。
“商场一楼过去的主流合作伙伴大多是化妆品、珠宝饰品、服装、茶饮等,有些品牌很强势,对于商场来说,租金收不高,而造车新势力品牌大多是融资来的钱,为了打造品牌,在入驻商场时舍得花钱,相对租金要高很多。”一位负责在某商场招商的内部人士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前面说的那家接手阿迪达斯店面的造车新势力体验店,租金比之前阿迪达斯贵了6倍。
赢商网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消费升级和竞争加剧,近两年,国际休闲服装品牌败退连连,ZARA、Pull&Bear、Bershka纷纷闭店求生,同时日韩平价美妆也遭遇国货与欧美大牌夹击,全线溃败,加上轻奢珠宝配饰正在经历深度洗牌,一些中低端茶饮品牌短暂爆火后陷入闭店潮,都给造车新势力品牌留下了入驻商场的机会。
不过,多位商场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均强调,不会放任汽车品牌体验店在一楼继续增多,因为过多的汽车品牌店,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由于新能源车体验店增多,商场中庭想搞车展都很难招商了。”市中心一家商场的负责人透露说,“我们会坚持适量的原则,最多四家,目前已经全满,不会再增加了!”